作為一名注重生活品質或精于工業維護的用戶,您很可能已經擁有一臺或正在考慮購置一臺超聲波清洗機。它能輕松搞定眼鏡、珠寶、手表、甚至精密五金零件上的頑固污漬,其核心魅力就在于那個“無聲的清潔風暴”——超聲波。然而,您是否曾注意到,機器啟動初期,內壁和水中會冒出大量細密的小氣泡?又是否忽略了說明書上那個看似多余的“除氣”功能?今天,我們就來深入探討這個被許多人忽視,卻對清洗效果至關重要的步驟:除氣。
一、 理解核心:什么是“空化效應”?
要明白除氣的必要性,我們首先得了解超聲波清洗機的工作原理——空化效應。
超聲波清洗機通過換能器,將高頻電能轉換成機械振動(通常頻率在20kHz至80kHz之間),這些振動在水中傳播,形成疏密相間的聲波。
- 負壓區(稀疏相):?當聲波形成低壓區域時,水的拉力會超過其分子間的凝聚力,導致水中溶解的微氣核被“拉”出來,瞬間形成數以萬計的微觀真空氣泡(空化泡)。
- 正壓區(密集相):?緊接著,聲波轉為高壓區域,這些剛剛形成的空化泡在巨大壓力下被瞬間壓潰、坍縮,產生極其強烈的微觀沖擊波和射流,其局部溫度甚至可達數千攝氏度,壓力高達數千個大氣壓。
正是這些無數個微小但能量巨大的空化泡在物體表面不斷坍縮,像無數把微觀的“高壓水槍”和“小刷子”,沖擊、剝落、乳化污垢,從而達到無孔不入的清潔效果。
二、 問題的根源:未除氣的水中氣泡是“能量殺手”
自來水或純凈水中都溶解有大量空氣。如果不進行除氣,這些溶解的空氣會成為“空化效應”的絆腳石。
- 屏蔽能量,削弱沖擊力
當超聲波啟動時,水中原有的自由氣泡和從溶解態析出的氣核,會率先成為空化泡的“溫床”。但這些氣泡內部充滿空氣,質地“松軟”,在聲波的正壓 phase 無法被劇烈壓潰。它們會像一層“氣泡緩沖墊”一樣,吸收、散射和消耗大量的超聲波能量。結果就是,真正作用在清洗物件上的有效空化能量大幅減少,清洗效果自然大打折扣。您可能會感覺“機器在響,但洗得不干凈”。 - 形成氣蝕“保護層”,阻礙接觸
大量不破裂的氣泡會附著在清洗物件和清洗籃的表面,形成一層氣膜。這層氣膜會阻隔新的空化泡在污垢表面生成和坍縮,使得超聲波的能量無法直接作用于污垢。想象一下,您想用錘子敲掉墻上的污漬,但中間隔了一層海綿,效果必然不佳。 - 產生氣蝕損傷,對精密物件不友好
對于一些表面光潔度要求極高的精密零件、光學鏡片或嬌貴的珠寶,這些在表面持續震蕩卻不破裂的氣泡,可能會因長時間的微摩擦和震蕩,導致細微的氣蝕損傷,雖然肉眼難以察覺,但會影響其性能和美觀。
三、 如何正確進行除氣操作?
既然除氣如此重要,我們該如何操作呢?方法很簡單:
- 常規除氣法(無專用功能):
- 在清洗槽內放入清水和適量的清洗劑(清洗劑能降低水的表面張力,有助于除氣和空化)。
- 蓋上蓋子(如果有),啟動超聲波清洗機,讓其空載(不放入待洗物品)運行 3-5 分鐘。
- 在此期間,您會看到內壁和水中不斷有細小氣泡冒出并浮上水面,這就是溶解空氣被排出的過程。
- 時間到后,暫停機器,再將您的清洗物品放入,重新啟動進行正式清洗。
- 使用“除氣”功能(高端機型配備):
- 許多現代超聲波清洗機配備了獨立的“除氣”(Degas)或“脫氣”按鍵。
- 操作更為便捷:加入水和清洗劑后,直接按下“除氣”鍵,機器會以特定模式運行一段時間以排除空氣,完成后通常會有提示音,屆時再放入物品開始清洗。
- 小貼士:
- 水溫輔助:?使用溫水(40-60°C)可以加速空氣從水中析出,提高除氣效率。但請注意清洗物品的耐溫限制。
- 定期操作:?每次更換清洗液時,都建議重新進行除氣操作,因為新注入的水溶解了新的空氣。
四、 總結
除氣,絕非一個可有可無的步驟,而是解鎖超聲波清洗機全部潛能的“關鍵鑰匙”。 它通過排除水中的溶解空氣,確保了“空化效應”能夠發揮出最大的威力,帶來更深層、更徹底、更高效的清洗體驗。無論是清洗日常的眼鏡,還是保養心愛的珠寶,或是處理精密的工業零件,花上短短幾分鐘進行除氣,都能讓您的投入獲得成倍的回報。
下次使用您的超聲波清洗機時,請務必記得這個簡單的預備動作。養成除氣的好習慣,不僅能讓您的物品光潔如新,也能更好地保護您的愛機,延長其使用壽命。
